谁抢了我的小蛋糕!

停更+关闭一年评论/私信后再次开放🤡鬼灭已出坑😶请只看不评🤓恋爱番以外二次元+国产剧爱好者😀本命很多但未必写完。爱胡扯理论和搞溯因推理👌嘴炮小能手🙃玻璃心慎评💊爱好写长文屁话多选手🇬🇧虽此处扯的所有都没逻辑,但中小学网文文风爱好者+理论逻辑看不懂的人勿暴露IQ🤓精神胜利法私信怂包爪巴😃

《恋爱观与标准的万字探讨:童磨的“爱”到底算不算“爱”》

这是一个众说纷纭且稍不注意就会引战的话题-因此我之前也只是在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想一直持保留态度的。但回头看看,差不多也心平气和地写了几万字的童磨单向解读了,最终依然不得不面临一个在原作里跟这个角色塑造息息相关的感情层面;而且在剧情塑造上看也算是升华的一部分。再说,我和萝萝布师姐之前一提到童磨便开始讨论其神性层面的天赋,毕竟在原作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救赎观是跟他随时捆绑着,甚至可以代言他身份的事物-这也是一个可以让他独自美丽地存在的事物。然而,最近两天我关注到了一个问题:在部分甚至一些核心特质延袭着原作设定的学院趴里作为现代人的童磨竟没有继续关联着宗教层面的东西(除了扇子上的莲花),反而更是跟男女婚恋这个领域绑定在一起的形象-抛开鳄鱼本人对他的态度并结合同样不是以什么好形象出现的魇梦设定看,这的确是个很微妙的地方。所以,这个问题,我还是要探讨一波。不想看的请提前绕道:因为这次说的感情,主要是落在了坟头告白时他自认为的那个“爱”/换着女性过家家的“恋爱”游戏那个“爱”。(注意这是原作里(不考虑学院趴)童磨口中或是眼中跟男女之爱或是恋爱有限的两个情境,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场合。


当然,不想看他的男女感情,想看一般意义层面的讨论,请看这篇最新:失灵的感知与童年 

(这篇里面有的部分应该是这一篇的补充,特别是涉及到认知脑科学和心理学层面的)

与琴叶的关系不在这篇这里的男女之爱里,想看他和琴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的戳这里(在参考失灵的感知与童年后,见下。是回答读者的提问):关于童琴关系:你想知道的所有细节 


扯这一篇还有一个契机跟自己的经历有关系。长期以来受到家庭严苛管控的自己其实内心是一个比较狂野的人。虽然在这里说起来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过我的确因为好奇翻过家长的禁忌围墙而尝试参与并体验过不止一两次的男女暧昧-不幸的是最终皆以很快鸽人收尾。虽说我自己的回避依恋型人格倾向很重,但我发现我这人的确是个贱皮子渣:细水长流的温婉对我好型我不买账,那种把我折服得心服口服到崇拜地步的可能才会让我的感情长久。奇妙的是,自己还曾是一个莫名喜欢过老师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啥会喜欢,而且那种感触是强烈上升到男女喜欢的层面。不算什么乖学生的我平常有意无意便跟那位老师对着干,老师本人也不算颜值上的也不算学术专业水平上的天花板;但奇怪的是在某一个节点,我在跟他的一次围绕课业相关的对话结束后并回想起他,突然感到了一阵无法克制的脸红心跳-从此便走上了让我损友说我眼瞎的“深夜尬吹”甚至深夜跑河边喝酒写男女情诗之路。那个时候我也潜意识提醒自己,这不是爱,可能只是崇拜。但为何崇拜一个人可以崇拜到一种提起就面红耳赤,甚至可以听着情歌癫狂代入的地步?当时我和跟我一样疯狂喜欢老师的闺蜜(她喜欢的是另一位)用马克思的一套东西尝试去解释我们的怪异行为,却发现所谓万能的马克思也好,结构主义也好,终究无法给作为个体agency快溢出屏的我们的复杂心理一个较满意的解释。因此这次,我便考虑简单地触碰语义学和心理学的领域换个角度顺带自反一波。


当然,既然我把这篇放在童磨个人层面而不是CP解读层面,我会再次抛开自己主观的种种干扰因素(包括上面提到的个人经历),尽量冷静地探讨这个问题。注意,这种问题是探讨层面的,不是非得给个标准达到让人信服的目的,或是像上一篇那种神学符号学层面的科普-这点我标题写得很清楚了。所以倘若你不认鳄鱼的设定自己埋在梦里,或是只认部分不认全部,甚至跟鳄鱼的设定反着来的话,就没必要讨论的需要,真要在我这里ky反而显得自己连基本的argue的条件和前提都不懂。同时,我说这些并不是拉着人去磕CP并疯狂安利的,毕竟每个人对于CP的性质定义不同本身没法强求-这一点看过我之前探讨也好分析解读也好的人都知道这一点。而且就我个人看,作为童厨,我个人的确挺不舒服原作里忍对童磨的那句回应的。而且在我第一篇CP向解读里,我都说过,这种回应其实很残酷。我个人而言,抱着一种正主喜欢的话我也会带着喜欢的态度努力去宽容这个角色(毕竟呼吸法采访里主子都说了让其他被虫毒杀死的人也原谅忍+且他并不是谁都会原谅的:跟三哥的打闹没当回事因为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会再生,而且三哥和他的正面冲突在原作里压根就没有很明显地涉及他的核心救赎观层面。对于触碰并质疑他核心救赎观的琴叶,他选择了吃掉的救赎方式;对于触碰他核心救赎观的香奈乎,他甚至直接开启厮杀模式…然而对于把自己核心救赎观激进推翻了的忍竟选择了原谅,不仅自己原谅,还选择让其他抱有负面评价的人原谅-关于这点,请看日文原版:日文语法层面的解读 )。但是,我一直深知自己没法强求其他童厨跟我一样在自己主子面对侮辱的回应时依然尝试着去包容这个角色😃


如果看清上述注意事项了,那么我们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展开探讨了。无逻辑预警。逻辑混乱时我会专门给大家提到的。


一. 到底懂不懂“恋爱”

从童磨口中的“恋爱”一词入手,最开始我曾想过,这恐怕说不上是爱吧,所以曾在关于童琴线的那篇浅析里提到童对忍的这点时只是保守地说道“这里到底是不是爱情不好说,但深刻撼动他心的效果是肯定的(毕竟是基于日语版公式书锤定了的:“因初次感受到的激烈心跳而面红耳赤”+带有“强烈的积极性”)”。关于公式书这一部分的解释,大家可以移步@宇佐野鯉 太太的带读童磨相关from鬼杀队见闻录2 。


但如果依旧逃避这个词的话,越往后面走越会发现一个问题:既然不知道什么是恋爱,那为什么童磨干过一种叫模拟恋爱的事,而且换了很多个对象?为什么在告白的时候自己不说其他的强烈感情或是倾慕之类的词,而要说“恋爱”?其实大正悄悄话里在提到这一段时直接用的日语"恋愛"一词-这首先就暗示了其实童磨的脑子里起码知道恋爱这个词(如果这里说是官方定义的,那不也是从某种程度上认可了童磨的行为可以被叫做一般人眼里的恋爱么?只不过是过家家的体验式版本)。根据上下文的提醒,这种行为大概是基于对人类情感的好奇而带有的体验性的尝试。如果这种带有好奇的体验是最终目的的话,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他要反复且一直去体验?就像我们假如听人提起了现场音乐会或是兴趣课,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我们因为好奇去体验了,那么这份单纯的好奇是不是往往会伴随着第一次而结束?如果我们体验过后似乎也并没有感受到十足的震慑或是满足感,那么我们大不了会选择下次不去了-毕竟好奇心也没了-对这个事物的认识就停留在这种无感的层面就足够。那为何,有的人还会选择反复去体验呢?


说是对这个东西一直抱有好奇是可以理解的,但更要注意的是这里其实带有一定的预设或是一套隐形的价值标准。如果依然被好奇牵着走,只能说明我们潜意识里对于那个东西的定义或态度并不能因为一次性的体验而止步于此。相反,正是因为我们预设了这件事物本身还藏匿着我们第一次未能体验到的其他潜力因子,我们的好奇心才不灭。退一步说,包括我们仅仅是因为好奇而去听现场音乐会或是去体验兴趣课也同样,上述提到的那种无感的个人体验,其实是基于我们主观的一套评价系统的:这种体验在某个方面没有达到我们自己的那套评价标准后自然会让我们无关痛痒,这里其实是有一个激发机制stimulator在的。而且回到上上句话的内容看-进一步说为什么满足了自己的原初好奇后还会继续尝试体验,更是带有一套自己预设的评判标准在的-我认定这个东西背后还有其他我没能一次性体验到的特质,所以我三番五次继续去体验。至于这种评判标准的形成,很可能是潜移默化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在我们自己的大脑认知系统里产生的原初印象:就好比我们的朋友给我们强推现场音乐会,或是某门兴趣课,并用一些关键词比如“令人兴奋”或是“沉浸式体验”等特质吸引到我们。我们从他们一见面便口若悬河赞不绝口的神情里感受到了这份强烈安利后逐渐开始对事物好奇。


注意这种好奇的产生是长时间的,长时间到已经在我们自己的大脑里形成一套印象定式了。这不是随便听人家激昂一说便有认知-如果是这种版本的话,假如我们去体验后发现并不像别人提的那样,大多数时候我们只会说是别人在骗我们。然而,如果这套认知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了,一旦没有体会到上述的特质后,我们的确会怀疑这种认知系统的真实性-但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即使生起怀疑往往却不会首先直接否定自我认识;而是通过反复从经验中体验的方式再度确认和检验自己的认知系统。有的人可能运气不佳一直尝试无果放弃后认识系统崩塌,从此得出一个与原有的认识相悖的结论而心力交瘁;有的运气不错的在反复尝试的过程中触及了能够达到那种期望标准的stimulator后因此激动不已。扯这么多就是想说,与其说这样的行为单单是因为满足好奇,不如说是我们希望在某件特定的事物上得到与自己的认知系统相符的期望的元素。


那么代入童磨这里来看,根据大正悄悄话的原文-前来给他诉苦的信徒不少人都是谈婚恋相关的。他时常从他者的经历里听闻虽然自己感受不到,甚至觉得愚蠢,但是却让人类如此着迷又心碎的“爱”。渐渐地,这份对于恋爱的认识在他的认知系统里形成-他好奇着这种感受便开始了自己的体验。同样的是这份体验明显不止是好奇层面的-因为如果第一次体验了后这个原初的好奇照理来说就应该消失了,并伴随一句“哎呀,原来恋爱也不过如此嘛。”为何他还要更换对象过家家?根据上面的类比,大家其实已经不需要我再多解释了-童磨其实对于“恋爱”一词不仅知道,而且有一套自己的预设标准在,甚至潜意识希望能够在这套标准里得到什么曾经没有触碰过,且无法站在人类的立场触碰到的体验感-即使他自己认为没有义务去共情。而这套标准的形成可能很大程度就是受到信者的影响-毕竟来给他倾诉情感的信者都是遭遇挫折但却放不下的:顺顺利利的话来找他干嘛呢-这不跟没事跑医院一样;放不下为何还特意去找他倾诉大半天呢说明这事早已占据了人的脑海并让人寝食难安纠结万分了。这种就像信徒一样因为爱而让整个人的心境大起大落,全方位触发感官(放不下的矛盾里的纠结和尚存的爱意与挂念让整个人魂不守舍),但却全神贯注沉溺其中的被支配状态,或许便是可以通过恋爱能够得到的(注:因为原作背景设定,这里的恋爱只谈男女层面的)-这或许也是童磨在持续玩着恋爱过家家游戏时脑中潜藏着的认知标准: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的,没有触碰到那个stimulator,就立刻更换-反正他肉体不朽,也有的是时间慢慢体验。


退一步讲,即使他在玩过家家的游戏之前没有上述那种被信者影响的预期标准,他毕竟也是换过多位对象的体验者,在这份关系的体验过程中其实多少都有了自己对这个词的定义标准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认识观:就像他对于救赎的概念一样,即使没有受到他人意识层面的影响但却依然能够从日常扮演教主的经验里悟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救赎观。回到恋爱观上,我们很难说不停地更换模拟对象并体验这一行为让他依然对这个事物停留在毫无认知的层面上。他不停更换对象,也皆因未能从体验层面上达到那个他自己预判的标准而起(更换不同的人或许每一次的体验也会不同,或许就会更接近自己心里的那种预设)。这里其实很像一些结构主义者眼里的(思维认知)结构与实践的关系,扯肤浅一点即后者被前者指导着而前者被后者不断地塑造着。这里面的逻辑不是要我们去争夺什么鸡生蛋蛋生鸡谁先谁后的话语,更是我们能够从蛋出发得到鸡,从鸡出发得到蛋这样的一种更为动态复杂的关系。


毕竟还是那句话,如果单纯因为好奇的话,那么这种体验在一次过后便能结束。不停地去体验这一行为虽然暂且说不上前面我提到的他对这份具体的东西的潜意识向往(这里我再退一步部分否定了前面自己提到的那个“甚至”的观点),但起码能说明他在不断检验自己的某套认识体系并想通过经验和感知让自己的这套认识自洽和成立。所以,现在回头看,我曾经隐约的感觉里认为他自己其实根本都不知道什么是恋爱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误读。对于恋爱一词,他不仅知道,甚至有一套自己的认识标准,并且通过行为层面的东西代入且不断更改或是巩固过。只不过,这样的标准代入原本就是一个独特存在的他后,让我们这些读者难以完全摸透。


这里谈到了他自己“懂不懂”和站在人类立场“是否懂”的区别。所以这里我想类比其他的事稍微提提他的认知模式(虽然类比特质不完全吻合)。比如,他其实潜意识地会欣赏琴叶因母爱支撑而产生出的正能量因子,知道那种东西是在污浊的教团里美好舒适的-这或许是他通过某个直接能感知(或是被影响)到的特质对某个特定事物(比如母爱)进行的判断标准。不过,他无法理解同样是基于母爱产生的琴叶悬崖救子的行为,并认为这个行为很愚蠢。这或因他对于围绕某个特定事物所产生的行为表象的另类认识所造成的(这种认识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是误判)。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否认他对具体的事物其实是有一套自己的认识的-并不是不懂这个事物是什么(这种母与子的关系,和他自己隐约体会到的于自己身上的暗黑版本是不同的),不懂的更是人类的定义版本/一系列相关的行为(母爱这里主要指后者)。这里的“恋爱”我们再回头来看看,童磨潜意识的那套评价标准的存在直接否定了他不懂这个东西定义为何的假设:他自己不仅懂,而且有一套明确的定义标准-这套标准支撑了他不断实践下去这一行为,同时他的实践行为反过来又加深或是深化他的这套认知标准最终形成了一套可能最初受他人影响,但却与他人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版本(这里可以参考后结构主义者在谈认识和心智结构变化时的核心理论)。只不过可能又和我们所定义的不一样-但别说童磨,这个东西拿到我们现在日常生活里来解读不也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标准答案吗?谁能告诉我爱为何物?这不是从古至今都悬而未决但却让人类如此孜孜不倦想要探索和体验的问题吗?说到这里,我赶紧收尾这一章:因人而异的东西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用普世价值代入看异常现象容易刻意他者化。所以这里不得不来到下一个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摸索那个刺激因子stimulator,尝试着去探讨童磨的这一套令人费解的恋爱观。


这一部分最后一段扯个题外话:外人喜欢说童磨渣,其实这里我想说一下我们一般认为的渣有一个心理学术语叫做卡萨诺瓦综合征(Casanova Complex)指的是:(传统定义上的)男性持续不断地寻求性伴侣/情感伴侣的注意和爱。但是很明显童磨也未向凡人的身上寻求注意和爱,这种不停换对象的目的上面已经给出了推测这里就不再多嘴了。虽然从临床心理学家Kugler看来渣男产生的三大后天环境里三要素(不善待母亲+父亲缺位+母亲太过操控性强势)里他的确是占了俩hhh,但个人认为结合童磨无法与人类共享感情和并不拥有人类感情这一特殊角度看,用世俗层面渣来形容他多少还是有点不公平。


二. “恋爱”的标准的直接体验

上面一大节扯了不少绕来绕去的废话就是想强调一个结论:童磨并不是不懂“恋爱”一词-在他心目中,甚至有一套自己的对这个恋爱的评价系统。只是,让我们不懂他的,也是在我们看来他不懂何为恋爱的是:他的恋爱评判的标准是被如何感知或是体验的?


关于这一点,我专门去看了日文原版的告白,的确童磨本人用的“恋人”里的那个“恋”(こい)字。基于原作的背景设定,再一次,这里的恋我们可以确定是童磨看来的男女层面的。比较好玩的是,在日语语言学里最常见与爱相关的两个字为“爱”与“恋”。非浪漫之爱的关系一般用前者表示,而浪漫之爱则以后者表示。比如,父母之爱叫做“親の愛”,而与人相恋(罗曼蒂克层面)则称为恋する。由此在童磨自己看来,那是一种罗曼蒂克的爱。但对于我们深入剖析来讲有一个问题是:日文的恋爱和中文的恋爱大同小异,而且中文百科对于这个词夹带了不少鼓励现代人积极向上的马克思主义物质层面的私货。因此面对如此复杂的人的心理机制,我们有必要从英文的角度参考一波,那么我们就从love入手。既然童磨本人定义的是罗曼蒂克的爱,那么我们更可以缩小范围,从一个单词的众多意思里找到那个最相关的解释。以下来自不同词典的解释,但介于我们这里讨论童磨的“爱”的需要,只引用名词解释😋

牛津:a strong feeling of affection for sb that you are sexually attracted to

柯林斯:a very strong feeling of affection towards someone who you are romantically or sexually attracted to.

韦式:strong affection for another arising out of kinship or personal ties

剑桥:the feeling of liking another adult very much and being romantically and sexually attracted to them

Google: an intense feeling of deep affection.

Wiki{较广}: it encompasses a range of strong and positive emotional and mental states, from the most sublime virtue or good habit, the deepest interpersonal affection, to the simplest pleasure.


有没有发现,上述对爱的解释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甚至从新加坡Goody Feed这种因通俗生动解释而出名的大百科,对于love的定义来看,也是伴随着“心跳”(heartbeating)这一生理反应的,只不过,这种描述比起上面的专业词典来讲更形象具体:"love is when your hearts starts beating furiously and for no reason other than because you're talking to him or her. Suddenly you just seem to have lost control  of youeself, stuttering in front of that special someone,seeing bad qualities and thinking that they're `cute', and holds the opinion that they're the best-est person in the entire universe."(Ps:这个定义巧到我感觉这一段完全在说童磨)


其实从专业层面讲,这与刺激人欢愉机制的多巴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液中的复合胺有关:大概这三种因素是刺激爱的直接原因。多巴胺会提升人的注意力与行为目的性。去甲肾上腺素会使人心脏狂跳或茶饭不思。至于血液中少量的复合胺会导致强迫性的行为。但因为我不是理科生,所以不在这里班门弄斧啦。


巧的正好是,原作里童磨在告白时自我描述的那种心理生理状态竟意外地与上述关于love的定义吻合,特别是不存在的身体的居然还能感受到了心跳-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感觉:仿佛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那种感觉-曾经器官健全但却基本感受不到情感和心跳的他,此时还是在能感知到这些事物的器官全无的情况下都能感受到这份刻骨铭心的生理体验-强烈到直接触发了他的那个stimulator。这种极端的反差甚至强烈到公式书后面都专门再次强调这份“强烈感”-而且是第一次的。


说到这里扯个跟章节无关的题外话-我们在看到上面的各种定义时会对一个sexual特别关注,甚至多少有点不适。因为这样的爱代入童磨来说的话多少有些ooc-他自己定义的最多是两性间的,但这就不代表那种无性欲层面的的恋爱形式不存在。比如法国的社会心理学家Fugère曾提到过我们可能会被某些人所吸引,仅仅因为ta们是好的听众,或是交谈起来很有趣,在这种关系里我们并没有感到性吸引。听上去有点柏拉图了。


我在谈这一章的时候遗留一个问题(童磨到底被忍的具体哪个特质触发了),仅仅谈童磨为何把那种感情定义为恋爱,其标准在何处。或许在他看来,我第一节里说的那个标准是跟他的直接感知有关的-这种感知需要达到一种激烈的心跳层面,而要达到这个标准对于并不与一般的鬼和人类情感共享的他来说是何等的难:也因此一般意义上(特别是代入我们正常人类感情的视角),也是他和其他女性在模拟恋爱过家家时短暂的男女细水长流和你侬我侬的温情触碰不到他的心底,让他不厌其烦地更换对象(说到这里我本来很想谈一谈有一种类型的情感,也是心理学范畴的,叫做欣赏或表层的喜欢但并无爱意的感觉,可以用来形容我们对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的父母的态度和我们对给我们带来欢喜的玩具玩偶的态度-我们的确不反感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对给我们带来一定好处的对方喜欢,但却无法上升至罗曼蒂克之爱-这里可以代入童磨对其他女信徒包括琴叶的态度。但因为这篇文里我只说童磨口中的“恋爱”,所以这种类型的情感就不提),去满足自己潜意识里从他人口中听到而形成的那种“期望标准”。然而这种标准因为他情感机能失灵的原因很难通过一般的形式激发(说白了他自己评价的达到恋爱标准的条件就是让自己感受到轰轰烈烈的心跳),所以在遇到一个能够达到自己对“恋爱”定义标准的异性忍,会毫不犹豫地说这就是恋爱的感觉-当然换作是其他激进的异性,他或许也会这样坦露爱意。只不过在原作里,这个角色从忍的角色塑造来看的话,也只能是由她来担当。


这是一种告别被想象的静态模型所迷惑的激进感知模式,尽管它的概念就如同童磨本人的救赎实践模式,在不少外人看来,被划分为一种阴暗的事实。


三.爱意因何而生

(注意这一章因为我自己赶时间所以在写作层面非常失败hhh)上面一章只谈到了触发童磨产生恋爱感觉的生理条件。这里我们谈具体的哪个层面-其实谈到具体是哪个层面的时候我们很多人会感觉莫名其妙,并觉得那不是直接的爱。具体的我不想赘述了,直接用鲤鱼太太之前的解读来:

“按公式书所说,童磨小时候觉得人类实在可悲,看着自己父母欺骗教徒号称他能聆听神谕,但他明明“既听不到神谕也根本就不信神佛”,更是觉得“盲目依靠神佛来支撑心灵的人类愚蠢而又可怜”,还因此流下了眼泪。神奇的是,童磨虽然曾因“人类的愚蠢可怜”而落泪,但在面对父母的惨剧时,他却丝毫“不觉得悲伤与孤独”,只是在想“血的味道太重需要通通风”——人类的感情对他来说如同镜花水月,面对死亡他根本就不为所动。根据这些描述,其实可以推得童磨并非没有感情,而是没有“和人类相同的感情。他的思维逻辑生来就异于常人,无法与普通人共情,也从未觉得死亡是悲伤可怖的,甚至在自己临死前心里都没有涌现出惧意或悔意这类“像人类那样的情感。而在童磨的认知里“拯救人类是自己的使命”,“吃掉信徒”就是他的拯救方式——这部分也有原作里他在死前的独白作为佐证【补充:这里就是我之前反复强调的童磨的核心救赎观-要理解这个角色都绕不开这一点-这是一种否认身心二元对立,只强调肉体层面的救赎观】。而事实上他又不信神佛,甚至可以说在他的认知里神佛都无法与自己相比较【补充:无法与继承了无惨血液的自己和无惨比较】。他会因为香奈乎的激将法挑衅而生气,这威胁到了他身为救世主的尊严与权威:人类作为被怜悯被拯救的对象,又怎么能反过来对救世主怜悯鄙夷呢?这样看来,对童磨来说“作为鬼被杀死”或许正是“神明堕为凡人”的一个过程、一种暗喻【补充:因为忍直接通过实践破坏了他的肉体,而肉体在他的救赎观里又属于核心,所以忍从一定层面上讲直接是把他长久以来的救赎观或是世界观撼动和颠覆了-不仅自己靠行动颠覆了,而且还坚信队友会向着他心目中的神明无惨发起挑战的颠覆】。这个时候,他已不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落入凡尘坠入地狱,也就意味着他才终于拥有了“初次心动”的可能性。他曾为盲目信仰神佛的人类感到愚蠢而又可怜。但是在这里忍的信任并不是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佛,而是寄托给了一直以来并肩作战的同伴——她所相信的是人类自己【补充:人类同神佛一样,也被童磨看作是无意义的存在,最后竟直接送他见神明(地狱天堂的设定)】。”由此看来,他的感觉直接产生于那个曾经被他坚信百年的救赎观分崩离析的瞬间-那种自己救赎观被颠覆后为曾经自己看不起的坚强意志所打动的心服口服的崇拜。


让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开始觉得不解的是-像对强大意志力这种特质的崇拜欣赏无法跟男女恋爱挂钩,但是强大意志何尝又不是一种美好的特质并且让那个被欣赏的人获得光环呢?我们有时候喜欢一个人,理由多样-都是被一种叫特质的东西所吸引:不管长相也好,还是自主的性格,或是温柔,认真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吸引他人产生恋爱情感的特质-强大的意志力又何尝不在其中?其实,美国的自尊心理学家和客观主义哲学家布兰登曾经就这个“罗曼蒂克”之爱做过研究。他认为:体验着罗曼蒂克之爱的人会对对方有强烈的感情倾慕,有精神上的依恋,并为对方的价值观等特质感到深深吸引(这种关系在布兰登教授看来只存在于异性恋关系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罗曼蒂克之爱里,当两人存在互补时,就能体验到刺激、挑战和激动,提升感情。但不是所有差异都具有互补性,有些差异只能带来抵触和矛盾,只有那些被我们欣赏的差异,那些在我们看来可以拓展自我的差异,才是互补的。这里讲童磨和忍在角色塑造层面的互补性,我就不再多嘴了-感兴趣的可以翻我最早的浅析看。那么,可以看见的是:在这里,说童磨因为这种强大的意志产生了一种自己罗曼蒂克之爱,也就很自然了。


当然,有的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岂不是童磨自己定义的那个“恋爱”真的就是上述教授定义的版本?但我说过我这人分析的时候尽量保持客观:遗憾的是,布兰登所定义的罗曼蒂克之爱其实是一种关系主体间的,其核心在于“可视”,这一与“认识自我”的基本需求紧密相连的概念,可以通过1.主体内容的客体化和2.自我意识的外化这两种方式来获得对内在自我的可视。这种可视的实操性,需要通过自己的伴侣来实现。而在原作里,童磨的这种罗曼蒂克之爱是单向的。这不得不让我转向另一种心理感情:Crush。如果非要翻译成中文:我们会想到心动、迷恋、暗恋、痴迷等,但似乎没有一个能精准形容crush的潜在意义:对某个求而不得的人那种无法言喻的、短暂而强烈的痴迷。


从恋爱心理学角度讲,crush大体能分成四个类型:友情式+崇拜式+稍纵即逝的喜新厌旧式+浪漫式。所有的类型,都强调了关系上的单向:即由我指向对方。从生理机制看,crush的症状伴随着让我们体会到那种神魂颠倒心跳加速的感受。用一个心理学科普百科来说:这种情绪和注意力水平的变化,来自于多巴胺(dopamine)在刺激后叶催产素(oxytocin)的分泌。Crush的对象没有回应我们,但多巴胺会给我们神经递质的奖励,让我们恋恋不舍。同时,从认知脑科学的角度也可以稍微看看:在认知网络中,过去习得的经验、记忆、偏好其实早就暗中指导我们的注意选择,比如上面提到的童磨自己对于恋爱标准的认识。这种知觉加工的自动化过程快到主体几乎自己都无法察觉。在那一刻只会觉得爱情来了。因此西方有个俗语来形容crush时用的是某人心间像有百只蝴蝶翩翩起舞(butterflies-in-the-stomach feeling)一样的感觉。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啊这不就是童磨的恋爱感觉吗?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其实是害怕表白失败,担心关系建立又破裂的逃避心态。然而童磨倒没有害怕表白,而是勇敢表白。同时,这种爱意,虽然往往在心理学层面不受待见,因为它往往会伴随着短暂、脱离现实的责难,但其实之后却会让人禁不住反复回味。进一步,上面说的四大种类还指向一个条件:虽然我与ta没有太多交集,但我还是感觉到被ta吸引。然而,童磨与蝴蝶忍真的没什么太多交集吗?从蝴蝶忍角度看那当然不是了-从姐姐口中获得了童磨的一些消息后一开始她就筹划着复仇并遇上童磨的那一天。童磨这边了,看似是无限城才遇上忍的,但其实抛去原作里蜘蛛山蝴蝶忍背影那张图的暗示交集也不算少了。这里我想提一下美国认知心理学家McAdams的一个概念-恋爱需要通过三种认知层次去了解一个人:1.对对方进行一个大体的特点概述-比如这里忍的小小的个子;力量不足;意志坚强;可爱等;2.能了解对方的目标:一开始并不理解甚至认为忍的价值观是愚蠢的挣扎,和其他人类一样,但是后面看到了忍不顾一切复仇的决心和其队友们明确的目标就是战胜无惨后突然心动。3.了解对方如何看待自己:这一点我就不说了,童磨清楚得很,一开始就说忍见面就那么“伤人”这种负面的定义,到后面表白前忍和他不客气的对话;了解到了对方如何看自己还来一个表白,不得不说他也是没什么顾虑和压抑自己的了。


上两段看起来是我提出一个视角和观点,下一秒马上又被它们否定了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因为童磨这种情感复杂就复杂到他不是某一个单一版本可以形容的,更是一种兼有崇拜(我们外人看来)同时罗曼蒂克式的两性爱意(他自己看来)的版本。


由于这篇文字数已经上万了,我就长话短说吧。用一个美联邦注册心理咨询师gedall的话说:有一种细微的区别存在于这两者之间。简言之,崇拜就是想成为对方;而爱却是想与对方在一起。但是我们却无法否认崇拜的爱的存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Gressel曾分析过当我们能在他人身上看到美好的品质时我们会进行理想自我的投射。我们将对方作为一个可见的效仿对象,希望ta的存在能够激发自己更好的一面。这里跟我曾经在浅析日黑的时候提到的自己的一种恋爱观有点相似:“若我喜欢上一人,很可能会代表着两类看似相悖矛盾的心态: 一种是对自我缺陷失落又无奈的低头填补:所爱之人正是目前的我无法达到的理想状态。将自我幻影投射于他人的同时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不自信的否定,一种对现实自我的不满;但心慕力追于另一个被美化的自我(或被想象出的他者)时也可催人奋进。另一类则是一种试图将控制欲拼命捏在手心的自恋强势自我。仰头打造慈母家长式的’眷恋’让我在把控对方话语权时志足意满:爱的可能不是某一人,仅是一种满袖春风的状态;但长辔远驭的背后也是一种安全感的缺失:因害怕失去掌控权而更在乎得失。但这一类掌控权所带来的,恰好是满足。 前一情愫因自卑而生,后一凡情因自恋而起。”(自己在2019年时随手感叹的,这里跟第一种观点有点类似,但是完全套的话也不是童磨的心态)。回到童磨这里,崇拜心理这一点我在上一篇神学视野的分析里谈到了童磨吸收忍的时候已经提到了,这里不再赘述-其实吸收这里就已经暗示童磨对忍的强大意志的隐隐开始欣赏了-并认为自己应该得到这种意志和力量去救赎更多人。到最后忍通过直接证明他的核心救赎观的颠倒黑白甚至坚信自己的团队会战胜无惨后,他从神坛直接跌落,更是看到了一种意志在里面-而这是他曾经鄙夷的,也不曾拥有的,也是超越他心目中的神明无惨的更为至上的存在-而这一点,跟我们之前分析过的童磨潜意识里还是倾向于正能量因子的结论又自然衔接起来了(这里就不赘述)。


这里可以回到我上面提到的那个GF通俗小百科关联一下,那段英文的意思大概是-爱就是连对方的不好都忽略的层面了。其实,小百科也给崇拜定义了,这里就不复制上来了,大概讲的是单纯的崇拜会让我们看到对方消极的一面时受到打击并改变自己对他人的正面评价,甚至产生一种失望的情绪在(这个观点我之前在美国注册心理协会也看到过,即崇拜是带有选择性的;而爱却是没有选择性的)。回到这里,我们正好可以对比一番童磨自己定义的恋爱的层面。就像上面说的一样,童磨原本就倾向于正能量因子,的确崇拜并欣赏忍的特质,那代表着人类的义无反顾和不屈不挠的决心。但同时,他也是爱忍的,这通过他无法遮蔽的行为体现:正如上面提到的联邦注册心理师gedall的话说“爱就是想与对方在一起”,童磨在最后明知忍对自己的态度后依然邀请忍跟他一起下地狱就足以说明-这难道不是一种狂热的“死了都要(想)爱”?这里别再谈什么单纯垫背的幼稚说法:公式书里写得好好的这种邀请是具有积极性的,而且用鲤鱼太太的解读是:”童磨本来并不信神佛,自然也不相信天堂与地狱的存在。但这一切,都在死后再次见到忍的那一瞬间被打破——灵魂是存在的,死后世界也是存在的。而当他面对忍心跳加速,他发现曾经难以理解的“人类情感”甚至也能存在于此——那么一直以来否认灵魂吞食人类的他,不是只有地狱可去了吗?既然只能下地狱,又为什么不试着邀请心上人一同前往呢?”同时,用这一段里的提到小百科和美国注册心理协会所提到的-崇拜是有选择性的(面对在自己看来算是他人的缺点时会立刻抛弃自己曾经的正面评价,马上给人家打上负面的标签),但爱却是没有选择性的,包罗对方身上一切的(也包括缺点)-联想童磨在地狱呼吸法里采访的表现:在其他鬼都抱怨着忍的时候(包括一些童厨也会抱怨忍最大的缺点在于她为复仇的处心积虑和不择手段)竟然毫无选择性地要求他们都原谅对方-至于是不是他谁都会原谅,我在开头的第三段说得很清楚了。那么,话已至此,我们还能否认这不是爱吗?


所以,童磨对忍的感情,不仅仅是他自我定义的恋爱-其中也含有我们认为的崇拜的意义在;但却也不仅仅是我们认为的欣赏与崇拜,其中也含有他自己认为的爱。至于我上面提到的那个crush,我这里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顺带一提的目的,其实还要深入挖掘的话是值得进一步探讨下去的-但是由于字数问题我在这就不展开了。但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可以用一个英语单词来形容这种情感,比起love一词,我更愿意用adoration。这个词微妙的地方在于其本身起源于带有天主色彩的拉丁词汇(上一篇因为神学元素扯太多被封出阴影了这里我不敢多提半句了),然而却兼有崇拜与喜爱的意思存在。从词源学上考据的话这原本应是一种神圣的崇拜心态,甚至可以表达人对神明的爱。然而,根据现代英语母语使用者自己的实用视角看-反而这个词汇里表达更多的是热烈喜爱,爱意的那种层面。从崇拜到热烈的喜爱,这个期间经历的演变的确很有意思,或许这与人类文化进程和认知系统的认识有关。用在这里可以指童磨将忍视为女神一样的爱(两个神圣层面:1.从来没有感情的他获得了拥有感情的救赎 2.打破他心目中至上神的存在,推翻了他的那套救赎观)以及上面我们说的对异性的喜爱。


收尾的时候还是得说清楚:我上面的分析虽然都是基于自己的理解,但基本上都是参照原作里仅有的线索推测来的。我欢迎理智的多种可能的讨论并且会把持不同观点的人的想法纳入其中做后续补充,但是那种不讲逻辑或证据的为了ky而前后自相矛盾的ky就请绕道-免得让我一眼就看出来阅读理解有问题却还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且,退一万步说,就算我跟曾经的自己一样认为童磨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恋爱,但在原作里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是,足矣-既然喜欢原作笔下的童磨这一角色,为何不去正视对他来说虽然不如救赎观那么重要,但却也很重要的恋爱观呢?


欢迎点击万世极乐教的历史与神学视角的系统科普:扒一扒万世极乐教背后的那些冷知识 


我果然是个屁话精,一不小心又是一万三😂图片来自之前授权过转载小童磨短漫的推画师: @ y_0909y

评论(47)

热度(1427)

  1. 共96人收藏了此图片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